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

[筆記]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,那樣工作?

習慣可以拆解成      提示------>慣性行為------>獎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^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|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
習慣改造方式
1. 找出慣性行為
2. 做實驗找出獎勵
3. 篩選提示
4. 訂好計畫

假設有一個壞習慣是下午三點去咖啡廳買一塊巧克力餅乾,長期導致胖了幾公斤為例

1. 慣性行為就是買餅乾

2. 作一些實驗找出何種渴望會想買餅乾。例如:
   a. 不要去咖啡廳,改去附近走走,不吃任何東西。
   b. 改買甜甜圈。
   c. 改買蘋果,並跟朋友聊天。
   d. 不要去咖啡廳,直接去朋友辦公室聊天。
   透過這些實驗可以判斷,究竟渴望是餅乾本身,還是希望暫停工作。
   如果是跟肚子餓有關,那蘋果也能達到一樣效果。
   或是買餅乾吃,其實是為了社交目的?

   作完活動後,在紙上寫下最先想到的三件事。
   接著再過十五分鐘後,再問自己是否還想吃餅乾?
   如果吃完甜甜圈後,還是想吃餅乾,那表示渴望糖分並不是引發習慣的動機。
   如果跟朋友聊天後,可以毫無困難回去工作,表示你的習慣其實是想要滿足短暫的
   娛樂與社交。買餅乾只是一個達成目的的慣性行為

3. 習慣提示有五種類別 1. 地點 2. 時間 3. 情緒狀態 4. 其他人 5. 緊接在前的行為
   在有衝動買餅乾前  先記錄以上五點資訊
   透過幾天的紀錄後,就可以知道是什麼提示觸發了買餅乾的習慣
   例如:從紀錄得知每次買餅乾都在下午3點半左右 那時間就是"提示"

4. 既然知道提示(時間)、慣性行為(買餅乾)、獎勵(短暫社交與娛樂)後,
   接下來就是要改掉慣性行為。可以將買餅乾改成到朋友桌邊聊天10分鐘。

以上是要改掉舊習慣的方法(注:沒辦法根除壞習慣,只能改變它。也就是沿用舊的提示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提供舊的獎勵,插入新的慣性行為)

"相信"會影響到是否能將舊習慣換成新習慣。包含相信自己能夠改變。調整後的習慣是否
能永久定型,取決於信任。

如果是要養出新習慣 則是要建立提示、慣性行為、獎勵

以運動的習慣為例

提示:在吃早餐前先綁好鞋帶、把慢跑衣襬在床上

慣性行為:運動

獎勵:中午吃一頓大餐、紀錄慢跑里程數讓自己有成就感、腦內嗎啡因慢跑而加速分泌

還必須要讓大腦對獎勵有所期待,才能讓新習慣持之以恆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