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

藻類總整理

這邊有圖 :
http://www.uwants.com/viewthread.php?tid=3917048&extra=page%3D1
內文有更詳盡的說明。

綠水
症狀: 整個水都是綠色的
發因: 換水水中有胞子加上無機氮濃度太高
好發: 下雨期後/時換水或新缸
治療:
1. 殺菌燈(速效)
2. 換水,減光(需約1周,但易復發)
3. 等待周期結束(約1個月,但易復發)

綠塵藻
症狀: 壁上一層綠的,但很好刮(手指輕摸就掉), 回復速度快(刮完一天又滿了)
發因: 換水有胞子/水中營養過高(不確定是哪一種)
好發: 下雨期後/時換水,或新缸使用舊黑土(新黑土則多綠水)
治療:
1. 刮除後開殺菌燈(約2~4天)
2. 包報紙封缸(約5~7天,但易復發)
3. 等待周期結束(約1.5~2個月,但易復發)

藍綠藻
症狀: 覆蓋一層薄膜狀藍綠色的物質,有很濃的土臭味
發因: 無機氮濃度過低, 有機物過多
好發: 新缸延用舊黑土設缸, 胞子多由換水/魚/草帶入
治療:
1. 增加NO3的供應,換水後添加(試過有效!!)
2. 吸除+換水(不大有效,需要1~2周)
3. 紅黴素(速效但傷過濾系統)
4. TBS黑毛剋星(不大有效)
P.S. 用舊黑土一定要搭配原來的就有的活的濾材. 因為設新缸用舊黑土
但又換全新的濾材都會出現很多有的沒的藻類

黑毛藻
症狀: 像刷子或水彩筆一樣短而放射狀的毛藻,有綠色,褐色,灰色,黑色都有
發因: CO2濃度太低 + CO2濃度變化太大
好發: 非黑土新缸, 光照/CO2改變(CO2拿去灌時還繼續開燈)
治療:
1. 手動刮除
2. Excel 局部治療(1~2天)
3. Excel overdose治療(7~14天)
4. 避光+TBS黑毛殺手(7~14天,同歸于禁...orz)
5. 飛狐(沒啥用)
預防:
1. 避免過度光照(不要用太強的光照相對小的缸)
2. 沒事多打CO2, 採用溶解率好的溶解設備
P.S 黑毛一但長起來就死不了,除非自己刮掉.所以要預防重於治療

褐藻
症狀: 褐色的薄膜/斑點藻
發因: 光太弱, 矽酸過高?(以我的經驗只要光弱,不管什麼水的魚缸都會長,矽酸這個
      條件對台灣水族界來說已經不是限制因子)
好發: 純養魚缸/弱光小缸
治療: ㄋㄐ一隻.......(就吃素的鯰科鼠魚,如小精靈)
P.S, 和黑毛相反,這種藻好來好去,我都不大鳥就是了....
不過要注意時間久了褐藻會硬到要動用刮刀才能去掉

綠毛藻
症狀: 分散的短毛狀藻, 常在缸壁或水草上
發因: 有機分解不完全(無特定引發之物質)
好發: 換洗過濾器後, 或是擾動淺層底沙後(如拔迷你矮), 很久不換水
治療: 吸底沙+換水
P.S這種藻類不是很常見,見到也沒有速成法,就是換水+吸底沙就沒了,換越多死越快

綠絲藻
症狀: 長絲狀的藻類, 常纏在水草上(尤其是莫思)
發因: 水流過弱(主因), 水中營養太多(無特定引發物質)
好發: 水流弱的缸子
治療: 目前無有效的方法
P.S. 絲藻有兩種,一種是有點像翡翠一樣翠綠色,放在手上搓可以輕易弄斷搓爛的
這種就很好清,只要水流夠,就不大容易有, 即使有了大和米蝦/黑殼蝦也吃的乾淨
另一種像水棉一樣很軔的,這種誰都不會吃,飛狐小精靈蝦子鉛筆都不鳥
有可能紅脊蝦會吃,不過機會不大. 遇到第二種我不是整包莫絲丟掉,就是翻缸.
不過總之水流夠的話這兩種都很難出現,除非新進的草已經有付著好的絲藻存在了

綠斑藻
症狀: 圓點狀綠色的藻類,很硬,要用到信用卡類的硬物才能刮除
發因: 磷酸鹽過低
好發: 不常下肥的缸子(如陰性草缸)
治療: 增加NPK肥料的量
P.S. 綠斑藻和絲狀藻一樣,是和水草營養需求很類似的高等藻類
比較幸運的是,綠斑藻加重液肥就會消失

鹿角藻
症狀: 分枝狀黑色的藻,長的有點像石花菜或小的海帶芽,多附在水草老葉
發因: 無機氮濃度過高+CO2濃度過低
好發: 舊黑土缸/底抽缸/NPK缸
治療: 換水+吸底沙(約1~2周)
P.S. 這種藻類比較少見,通常換水+吸底沙就能移掉
等到系統穩定後就不大容易看到了

毛氈藻
症狀: 分枝狀綠色線藻,但是比絲藻硬,整根有分枝不彎曲(有點像莫思)
發因: 水中營養過低
好發: 不常下肥的缸子, 貧養的缸子
P.S 這種藻類也不大常見. 這也是和水草需求類似的缸子. 若是魚養的少
或是不常下肥的缸子比較容易出現. 通常肥料恢復正常後就不在出現

藻類防治重點總合:
1. 水源: 水塔,自來水水質報告, 天候都要考量. 若可以用個活性碳和PP做初步的濾
         水是更好
2. CO2: 在對調整pH, 水草營養, 無機自營菌的營養而言, CO2是很重要的.
        反正很便宜,只要魚不浮頭, 就多打一些
3. 過濾系統(包含底沙): 盡量換水吸走底沙中的有機渣渣,並改以無機營養來養育水草
   圓桶則能不動就不動,大約1~2年用原缸水漂洗一次濾材. 若是換水頻繁的
   (3~7天換一次水並吸底沙),則要改為8~12個月洗一次圓桶
 
綠斑藻更詳細的說明:
可考慮使用 K2HPO4 或 KH2PO4 來增加水中的磷酸濃度,
瑞典的 Dusko Bojic 認為將磷酸控制在 0.3~0.5 ppm 能有效的抑制綠斑藻,
但根據我自己使用德國 sera 磷酸測試工具的紀錄來看,
當水族缸的磷酸超過 1 ppm 以上,綠斑藻就不再出現了。
相信這個差距應是水質測試工具誤差所致。
無論如何,
我們可以將綠斑藻視為水中磷酸濃度的「指標生物」。
如果水中磷酸濃度調高以後綠斑藻依舊不斷出現,
那麼 CO2 也得注意一下才是。
 
 
http://i39.photobucket.com/albums/e176/paludarium/Nutriteints/algae.jpg
這裡有一張很清楚的圖表。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